查看原文
其他

现实版诺亚方舟:BIG提出“浮动城市”新设想

archiworld ArchiWorld世界之旅 2022-04-21


到2050年

世界上最大的10个城市中

有9个将面临海平面上升的问题

海洋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但也可能是我们的未来

最近,BIG在联合国人居署举行的新城市议程上提出了 “浮动城市oceanix city” 的设计概念。




透过想象一个环境友善的栖息地

来解决住房短缺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机


Ingels是一位关注了漂浮城市多年的建筑师,他的设想是希望透过想象一个环境友善的栖息地,来解决住房短缺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机。


而Ingels团队的概念图中的浮岛城市宛如一个乌托邦,居民们在满城绿色中悠然穿行,建筑物小巧精美。这里没有拥挤的摩天大楼,也没有成千上万的汽车。



漂浮城市的主意其实并不新奇。从远古的阿兹特克人开始,人们一直在尝试让城市漂浮起来。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计划在60年代建造一座漂浮都市,荷兰也有漂浮社区。


而Oceanix的计划区别于其他很多计划的地方就在于其可扩展性。一旦Oceanix攻克六角形浮动村庄岛屿的效用原理,理论上而言这种村庄单体就可以无限复制下去。




· 浮动城市计划 ·

如何确保浮岛的可扩展性与可持续性是一个关键点


Oceanix希望设计一个完全闭环的浮动城市系统。闭环中拥有多个4.5英亩的六边形浮岛,每个浮岛都是一个可共享的基本分子城市,有专门的公共用途。这种岛屿扣环连接的方式可以适用于任何文化背景。



在这些漂浮的城市外,还会有一些无人居住的小岛,它们有专门的用途,比如收集太阳能或种植粮食。这些还可以作为波浪和风的缓冲器。


“想象一下社区式的港湾。这里有一个海边的集贸市场,在黄昏时分你可以和家人一起来闲逛,还可以在连接不同岛屿的街道上穿行。”


这意味着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所需的所有食物都来自于本地人造岛屿,产生的废水和废物也都会被全部收集并处理再利用,而运转这些的全部能量均来自于浮岛本身。



Oceanix计划将六边形的浮动基础模块锚定在距离主要都市一英里的海面,主要为靠近赤道的海域,然后对其进行原型设计。由于赤道附近的海域气候较暖,漂浮城市的气候也会更加怡人。



oceanix city 的设计构想可以抵御洪水、海啸与五级飓风等自然灾害。每个岛屿将使用一种称为 biorock 的材料锚定在海底。


该材料可以用低电压来刺激海洋矿物沉积物中石灰石的生长。这种材料对于海洋生态环境十分友好,现在已经在用于帮助珊瑚礁发育。而材料本身比混凝土硬三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强,因此可以承受恶劣的天气环境。



除建筑外,设想也包含麻省理工学院海洋工程中心合作的人为生态系统,发展出拥有相关设施可以自行生产城市所需的动力、淡水和热量。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代的浮动房屋与浮动公寓,但是仍然缺少扩展它们的实际化理论与操作。全方位的闭环生态也是急需攻克的一项难题。所以,这个想法可以说是野心勃勃。


但它真的可以实现吗?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



01

来自大气、天空和海洋的生活用水

 

Oceanix和BIG邀请了几位专家来保证在漂浮城市中生活居民的基本生活诉求,而首先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水。


▲全自动化净水装置


Sherwood设计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 Bry Sarte提出了从天空,海洋甚至空气中收集水的系统。这意味着掉落在城市中的每一滴雨水都会被收集起来。这是最理想化的水源,因为不需要额外的能量去收集。


BIG提出的概念是在漂浮城市下方建立一个海水淡化工厂,利用海洋的水资源来提供城市日常所需用水。


▲水处理单元


但是聚集水不是唯一的挑战 – 水资源的储存同样重要。Sarte建议使用浮动储存容器,这种容器可以根据实际水量伸缩。至于废水,一个很有趣的想法是将废水集中在天然池中,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净化池水。这种天然池还可以成为城市中的一处独特景观。

 



02

浮岛上的植物


在Oceanix的构想中,生活在漂浮城市中的居民全部生活所需都来自于城市本体,所需食物也全部在本地种植。这意味着肉类将被剔除在食谱之外,蛋白质的来源变为豆类。


每个六边形城市将分出32,000平方英尺用于食物种植,而其中的大部分将是户外作物。这是由于直接利用太阳光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使用绿色大棚将直接使成本增加一倍。

 


但是一个漂浮的城市还需要尝试其他种植食物的方法。例如利用户外垂直耕作去种植生菜一类的作物。其他的方法还有水培、空气培养等。后者的用水量相比传统农业少了10倍,只需要向植物根系喷洒水雾。


在Aquaponics,植物水培生长并有鱼类废物的施肥,阿兹特克人也在许多世纪以前就在自己的浮动农业岛屿上使用水产养殖。



食物同样也会带来食物浪费。零废弃物设计中心的联合创始人克莱尔·米夫林希望创建一个循环系统,通过堆肥将所有食物垃圾转化为土壤养分。食物垃圾将通过气动管道系统直接进入厌氧消化池,开始堆肥过程。


至于包装问题,米夫林认为对于浮动城市来说,只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至关重要。人们将使用过的包装袋放入城市中央的二次收集箱中,收集到的包装会被集中清洗处理然后重复使用。


▲食品生产



03

全面的共享经济


米夫林认为重复利用的习惯应该复用到漂浮城市的所有物品上,这意味着以货币为基础的共享经济将占主导地位。


你可以借阅图书馆的书籍,你也可以借用从电钻到自行车等的所有东西。甚至于说电脑这样的更加昂贵的电子产品也可以借用而不是购买。居民在使用完毕之后将其返还,这样物品就可以被反复再利用。


一切都将被租用而不是拥有。

 


这也意味着一切都需要设计成可修复可拆解的形态。大到一栋建筑物,小到一张椅子,都应该具备可拆解可重造的功能。

 

当某些东西完全达到其寿命终点时,将被通过气动管排走或放入可重复使用的袋子中,用RFID传感器标记跟踪废物来源,然后送到分拣中心。所有这些废物都将被像计算水电费那样计量,这样可以鼓励人们尽可能少地浪费资源。

 

▲共享社区


04

要到处走走,最好走路或者乘船

 

BIG试图让这些未来主义社区的居民尽可能地步行和骑自行车。该设计允许60%的旅行通过步行和骑行的方式完成,其他的一切出行则依赖于共用电动汽车,这些电动汽车中部分将在浮动六边形内行进,其他的将在城市的运河周围运行。

 


这一方面是因为每个村庄的面积都很小,每个村庄周长不到两英里。这有点像是汽车盛行之前的老街区体量。团队的设想是,这种小的社区能让人们更加知道自己需要多少资源以及更灵活地选择出行方式。



05

每个人都有私人能源预算


最后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能源。其他所有系统,不论是食物,水,废弃物,还是运输最终都会产生能量。漂浮城市中的每个居民都需要有能源预算。这将使每个人都三思而后行,更加理智节约地使用能源。

 

这笔预算从城市利用的太阳能,风能甚至海浪能源中抽取份额。节约能源的一大关键就是减少居民对电动交通工具的依赖,这也是为什么漂浮城市的体量被设计成最适宜步行的原因之一。



对能源依赖最大的实际上是农业,特别是室内农业。在户外种植食物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使用。除此之外,绿色建筑的设计也能节省相当量的能量。


热带建筑表皮设计成多孔样式可以使得空调用量少很多。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的一栋教学楼的被动式节能可谓做到了极致。它和漂浮城市的诉求有些许不同,但是其净能量为零的设计很值得参考。


©Rory Gardiner


“设置能量预算的初衷不是让生活妥协于环保,而是鼓励居民尝试更好更绿色的生活方式。”

 


end

所有的一切,真的能够实现吗?

 

在尚且不知道Oceanix是否能使项目落地的时候,我们对于漂浮城市的扩展计划更是没有头绪。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意味着要从头开始定制很多系统化的东西。


尽管有许多绿色基础设施风险投资基金以及旨在鼓励可持续发展的政府计划,但Oceanix还没有提供有关其商业计划的详细信息,所以漂浮城市的项目可以从已有资助中获益多少还是个未知数。



还有一个公平性与包容性的问题。


“我们有足够的技术可以在水上生活而不伤害海洋生态系统,目标是确保这种具有可持续性的浮动城市能让更多人负担的起,而非成为有钱人的特权。


OCEANIX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对Oceanix的一个核心目标是让它 价格实惠。但目前我们还不清楚他打算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特别是创建第一个原型势必要耗费大量的财力。


▲可持续发展目标


那么,谁来管理这些漂浮城市?他们是否来自于最近的市政府,还是说完全建立一个全新的政府?他们如何融入全球大经济中?居民在浮动城市里需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是否需要通勤到大陆?诸如此类的问题细究起来可谓无穷无尽。


但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我们生活的时代鼓励也需要各种各样大胆的想法。这些想法可能会颠覆人类现在的生活模式,但也正是这些天马行空的设想带领人类进步。



陈希望Oceanix的想法将促进可持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建一个可以在其他地方应用的整体方案生态系统。这也许是该项目最大的目标:通过漂浮城市的建造带动普通城市的发展与进步。



Oceanix和BIG的最终目的是使得生活在人造岛上与生活在陆地上无异。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想要改变人类的正常居住模式。就像上文说的,这是新的居住形态的一个引子。


“我们不是想让所有人都到海上来生活。我们只是想提供多一种人类的栖息方式。这种尝试犹如一颗种子,植根在海洋里,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成功地自如生活而郁郁葱葱。




 撰文 | M 

 编译 | 左思源 


本文为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留言



 /  你可能错过的精彩  / 


百年建造|穿越德国荷兰的建筑时空


建筑师指南 | 12个技巧,教你如何选择建筑材料


那些刷爆建筑师朋友圈的展览!


讲座纪实 | 贾珺-在旅行中寻找“建筑意”


VR发展史 | 从50年前到现在,VR的建筑设计之路





About Archiworld 

建筑旅行于心,世界之旅于行 

寻木石之道,解营造之惑






FOLLOW u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